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李阳 编辑:陈艳如 发布时间:2018-09-05 09:04
近日,上汽通用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通用与宁德时代合作,原本是强强联合的重磅新闻,但在业内的反应似乎较为平淡,毕竟近年来车企签订大协议的新闻太过频繁了。
有专家指出,随着汽车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推进,车企正在从单打独斗的汽车制造商转变成了连横合纵的出行服务平台。广建“朋友圈”,将是车企在新时代下的生存法则。
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事实是,在刚刚结束的泰达汽车论坛上,日产、本田、等一众国外汽车巨头都在强调自己已经不是单纯的汽车制造商,而是一家移动出行服务公司,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也称,宝马正在逐渐成为一家高科技公司。高乐还以宝马和奔驰为例,作为汽车制造商,宝马与奔驰是竞争对手,但在出行服务解决方案上,宝马与奔驰又是密不可分的合作伙伴。
宝马携手奔驰,一汽/长安/东风组建T3国家队
据悉,2018年3月28日,宝马集团与戴姆勒集团就旗下的出行服务板块进行整合达成一致决议,并正式签署合约。未来双方将各掌握企业50%的股份,并在共享汽车、网约车服务、停车服务、充电网络建设和多模式联运等五个方面进行业务合并和扩充。
宝马和奔驰这两家汽车界的“冤家”选择携手共进,一度让业内人士惊讶不已,但细细思量,会发现这种合作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移动互联技术确实为汽车产业带来了全球性的变革,以Uber和滴滴出行为代表的“后起之秀们”不断发起挑战甚至参与制定行业新规则。
传统车企要想避免被边缘化的命运,唯有主动出击。而宝马“全球第一战略”所勾勒的数字化和绿色环保蓝图与奔驰提出的打造行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双方在战略布局上可谓不谋而合。
无独有偶,今年七月长安汽车与中国一汽、东风集团正式签署移动出行意向协议书,确定整合三方优势资源,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打造高效率、高品质、高安全、可信赖的出行服务品牌。
“国家队”的组建同样震惊了汽车圈,在本次泰达汽车论坛上,长安汽车智能化总工程师张杰再次强调,长安和东风、一汽的合作是出于自愿,而不是所谓的生存重压下的选择,三方的合作能将有限的资源发挥会更大的效果。
北汽打造巨大“朋友圈”
同时,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也表示,北汽正在打造一个巨大的“朋友圈”。
徐和谊称,“百年汽车行业进化的历史进程中,极少出现像今天这样重大变革,在电动智能网联共享四大相关领域同时期出现。从电动化到智能网联化,再到共享出行,资本链条的增加将带来明显的长鞭效应。”
不得不承认,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不再只是制造行业的单线条的延展,而是涵盖制造,互联网,化工,通讯材料等领域多维度的进化。传统制造企业在平台开发整车制造方面的经验,互联网企业在普通用户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方面的基因,化工通讯材料等企业在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方面的优势,将共同决定汽车产业变革的未来。
毫不夸张的说,传统车企单打独斗的制造模式,即将成为历史,充分开放,深度融合的平台兴起,将会成为更多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现在的较量不再仅局限于个体实力的竞争,更是产业链整体的比拼。
鉴于此,北汽与宁德时代、福伦科技、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紧密联盟。今年8月北汽还收购了德国的铝合金巨头,在零部件轻量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此外,北汽还发起设立了安鹏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基金,以产融结合创新资本优势,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在服务生态上,北汽也与滴滴、苏宁等知名企业展开深度合作。
车企“单打独斗”升级为产业链比拼
北汽广建“朋友圈”,只是当今汽车产业的一个缩影。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进一步提速,传统的制造企业,互联网巨头和那些科技的创业公司,将成为汽车产业技术突破的创新主体。车企与互联网公司、车企与上下游企业、车企与车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将越来越频繁。
众所周知,丰田正在日本打造一个汽车产业联盟,2017年底,日本铃木、斯巴鲁以及丰田集团大发工业和日野汽车4家公司,决定加入由丰田汽车公司主导的电动汽车研发新公司,与原有的丰田、马自达和电装成立7公司联盟,分享知识产权,加速构建电动汽车基础技术。而更早些的时候,丰田还与宝马达成合作协议,在新能源、新材料、跑车平台以及柴油发动机方面,共享现有技术,只是那款被业内人士心心念念并计划于2016年底上市的跑车,至今也没有消息。但随着车企开始连横合纵,这款车是不是可以再次期待下呢?
此外,日产与雷诺、三菱,本田与通用也在逐渐形成紧密的同盟关系,车企单打独斗可能真的过时了。而随着汽车慢慢成为智能移动终端,消费者选择一辆车往往就等于选择了一条产业链,以及这条产业链所代表的出行、生活和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国内已经开始意识到汽车产业联盟的重要性,并纷纷打造自己的朋友圈。但实事求是的说,真正敞开心扉的深度合作还比较少,尤其是车企与车企之间的合作及资源共享。
丰田汽车与当地能源供应商Pepco达成合作,使用丰田bZ4X汽车研究纯电动汽车(BEV)的车到电网(V2G)技术。此次合作将探索双向电力流动技术,让BEV车主不仅可以给汽车电池充电,还能将电力回输给当地电网。V2G技术有望通过提升能源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改善可再生能源的集成以及降低电费,为客户提供支持、带来好处。
2024-06-20 16:56 |合资合作|
丰田汽车公司表示,将向其位于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发动机工厂投资2.82亿美元,并新增350个工作岗位,开始生产差速器、后桥和核心内燃机以外的其他传动系统产品。丰田补充道,这将使其在亚拉巴马州的总投资超过17亿美元。丰田这家工厂有大约2,000名员工,为卡罗拉、卡罗拉锐放、汉兰达、赛那、RAV4、Tacoma、Tundra和红杉(Sequoia)等车型生产发动机。丰田表示,去年该工厂生产了逾77万台内燃机。丰田还补充道,新的投资将使更多零部件的生产从供应商那里转移到内部。丰田拥有约20%的斯巴鲁股份和约5%的马自达股份。这三家汽车制造商表示,他们的努力将通过使内燃机与电子燃料和生物燃料等替代燃料兼容,以实现内燃机脱碳。他们还希望更紧凑的发动机能够通过降低发动机罩来改进车辆设计。
2024-06-06 16:20 |产能规划|
据外媒报道,斯巴鲁和丰田将加强合作,双方计划合作生产3款新的电动跨界车。斯巴鲁表示,与丰田进行合作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独自生产电动汽车的“巨大风险”。丰田预计将于2025年在肯塔基州生产斯巴鲁的首款三排座电动SUV。斯巴鲁计划从2025年开始在日本国内生产电动汽车,年产量约为20万辆。斯巴鲁将在2027年增加电动汽车专用生产线,届时其产量将再增加20万辆。
2024-05-15 17:44 |市场战略|
丰田近日宣布投资建设新工厂,该工厂总共有七座建筑专门用于生产电池,每座建筑计划有两条生产线。其中10条生产线将为未来的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电池组,另外4条生产线将为混合动力汽车生产电池组。
2024-05-14 17:09 |产能规划|
近日丰田汽车CEO佐藤宣布丰田营业利润首次突破5万亿日元,刷新了记录,且净利润增长了一倍多。这一成绩,让丰田再次登顶全球车企盈利之首,也超过中国目前排名前十车企利润的总和。在新车产销的维度,由于半导体短缺得到缓解,生产恢复正常,丰田母公司(丰田与雷克萨斯两大品牌)全球销量同比增长7.3%,为1031万辆,产量累计997万辆,同比增长9.2%,创下新的历史。
2024-05-10 17:12 |经营动态|
热门
本周
本月